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44|回复: 27

[转帖] 17年沪连争霸深度解析 本土巨星流失人财皆空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ports.sohu.com/20100901/n274619762.shtml

黄金十年 巅峰对决万众瞩目

  大连三冠 上海制造

  在中超所有俱乐部里,大连拿到的职业联赛冠军数量最多,但细数大连队所有拿到的这些冠军,其中有三次夺冠,都和上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沪籍主帅成全大连首冠

  特约记者 申友

  第一次是1994年首届职业联赛,当年担任大连队主教练的正是上海老帅张宏根,虽然职业化之前,大连队的主教练一度是由戚务生担任,但随着戚务生接替施拉普纳成为国家队主教练,大连万达邀请上海老帅、前国脚张宏根带领大连队参加首届职业联赛,而张宏根也不辱使命,带领大连拿到了1994年甲A冠军。

  张宏根虽然很早就去了北京,但一直保持着上海人的生活习惯,那年他带领大连队来上海打客场,球队住在位于上海东北角的上海体院附属宾馆里,训练就在体院的球场上,当时记者在场边看大连队训练,虽然张宏根年龄很大了,但是他的性格却更像一个年轻人,张宏根是国脚出身,在训练结束后,他和大连队几个球员一起比拼脚法,其中敢于向老张挑战的就是当年徐根宝国奥队队员徐晖,两人比了好几轮,一开始咬得很紧,最后徐晖险胜,他没忘记对老张说一句:“你老了就是老了。”而张宏根也不服地想拉住徐晖再比几轮。

  在驻地,记者也和张宏根聊了半天,他指着电视屏幕上的东视台标,对记者说,虽然他身在外地,但是只要在上海,还是喜欢看本地的电视节目,就比如东方电视台的节目,他就很喜欢。

  申花在家门口看大连提前夺冠

  大连万达队的职业联赛第一冠,上海籍主教练张宏根功不可没,而大连足球第二次拿到甲A冠军,是在1996赛季,这一次的夺冠同样和上海有关系,因为大连队夺冠的地点就是在虹口体育场。

  迟尚斌是1995赛季打到一半的时侯,接过大连队帅印的,迟尚斌带领大连队打的第一场联赛,就是在虹口客场面对上海申花队。那场比赛也是申花10连胜中的一场,迟尚斌上任后首战未能获胜,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上海滩。

  仅仅一年之后,迟尚斌第二次带领大连队做客上海滩,却已经距离夺冠只有一步之遥,那场比赛前,申花面临的是“保卫虹口”的艰巨任务。一旦申花主场战胜大连万达,那么或许还能为自己保留一线的夺冠希望,但是如果申花在主场被大连逼平,那就将在自己的家门口亲眼看到大连人提前夺冠。

  那场比赛之前的气氛,和之前的一个赛季完全不同,1995年大连队来上海比赛,徐弘作为范志毅的好友和根宝的爱徒,还特意来到申花基地看望根宝和小范。1995年申花去大连比赛,申花已经提前夺冠,比赛前李明开车接小范等人出去吃饭,气氛同样也很轻松。

  但是1996年双方在上海滩的相遇之前,大家却都没有这样的好心情,而比赛同样充满了火药味,开场没多久,大连队徐晖和申花外援佩雷斯就因为场上互相动手,而被主裁判朱六一同时出示红牌罚下。这一张红牌打乱了徐根宝赛前的部署,因为那场比赛之前,徐根宝特意给这位法国前国脚单独进行了布置,他把组织申花进攻的任务完全交给了佩雷斯,他希望传球出色的佩雷斯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帮助申花打赢这场焦点战役,但是很可惜,大连队让徐晖充当人肉炸弹,报销了佩雷斯,也报销了申花战胜大连的希望。

  1996赛季申花和大连联赛两次相遇,都是0比0收场,这充分说明了两队实力的接近,那天申花在虹口主场被大连逼平之后,提前夺冠的大连队球员在虹口就地开始庆祝,其疯狂劲头不亚于世界杯夺冠,连性格稳重穿着一身西装的迟尚斌也在场上忘情拥抱全体队员,而申花这边,徐根宝则显得比较落寞,但根宝仍然不失风度地走到大连队休息室里,和自己昔日的弟子们挨个握手打招呼,看到徐晖时,徐根宝没忘记说一句:“你这个打架大王,这么多年一点没变啊。”

  根宝率大连队来虹口汇报演出

  而大连队和上海有关的第三个冠军,则是1998赛季,在王健林眼里,大连队1995年也应该联赛夺冠的,可惜那个冠军被徐根宝带领的申花抢了去。1998赛季之前,王健林邀请徐根宝入主大连队,结果,大连队不仅提前夺冠,而且还打破了1995赛季申花的10连胜纪录,好在那个赛季申花也在巴西名帅墨里西的带领下,最终获得了足协杯冠军。

  那个赛季的两场沪连对决,气氛完全不同,申花客场对大连的比赛,是墨里西上任后第一场比赛,在郝海东先进一球的情况下,申花依靠申思的一脚世界波,扳平了比分,那次申花去大连,也接受了范志毅的建议,选择住在了1997年十强赛中国队下榻的东方宾馆作为自己驻地,那场平局虽然在当时让大连队上下感到有些胸闷,但却并没有阻止大连队那个赛季势如破竹般的夺冠,而最富戏剧性的是,为申花进球的居然是申思,也正是因此,申思进球后,庆祝的动作也非常疯狂。

  而双方第二次在上海滩相遇,大连队和1995赛季的申花一样,已经提前夺冠了,那场比赛更像是徐根宝带着大连队回上海,给家乡父老来一次汇报演出。最终比分也是打平。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年对决 从清一色到八国联军

  特约记者 申友

  1996年的沪连大战,至今都保持着一项罕见的纪录,那年甲A中的两场沪连大战,参战双方除了几名外援之外,剩余的将士都是地道的大连人或者上海人,比如说,在申花这边,是上海本地主帅徐根宝带领着一群上海球员,而大连那边,又是大连名帅迟尚斌,带领着清一色的大连球员,也正因如此,那个年代的沪连争霸,更像是大连足球和上海足球的地域对话。

  但是从1997年开始,这种清一色的局面就开始被打破,1997年,大连队从八一队买进了青岛籍前锋郝海东,也是从1997赛季开始,申花走上了漫长的聘请外籍教练的道路。沪连争霸进入新时代。

  1997年申花主客场对大连的两场战役,全部成为经典,申花在客场对大连的比赛之前,刚刚在北京遭遇了惨烈的1比9失败,在大连,因为郝海东的一个进球,申花和两连败不期而遇。而在下一个对延边的客场中,申花又输一场,这也就是著名的三连败。

  1997年申花的大连之行,有着太多让人难忘的细节,比如赛前就在大连付家庄海滨的一家酒店房间里,范志毅知道了中国队十强赛的分组抽签,他的第一反应是两个字:“不妙!”再比如,那场比赛的地点就是在几个月后的十强赛地点金州体育场,申花和大连比赛结束后,范志毅在场上和大连队的几位国家队队友拥抱告别,包括李明、徐弘、张恩华等等,几个月后,他们重新在这里聚会,和中国队一起经历了那届难忘的十强赛。

  而在那场沪连大战结束后的大巴上,成耀东瘸着腿,给队员们分发香蕉的一幕,至今也让人难以忘怀。

  而在2000年之后,伴随着大连进入科萨时代,两队的对话变成了前南老乡间的切磋。说来也怪,大连的客场忽然开始变成了申花的福地,无论是足协杯还是联赛,申花在大连客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胜率,即便在刚刚过去的2009和正在进行的2010赛季里,申花在大连客场居然保持着全胜的纪录。

  而在科萨时代,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科萨当时除了大连队之外,最想去的中国俱乐部就是申花,在申花夺冠的2003赛季,申花和同城的上海国际队争夺冠军的过程中,一度最有可能上来搅局的也正是大连队。

  但是时至今日,沪连对话已经再无可能重演当年的经典了,沪连对决,已经从昔日的巅峰对决,演变成今天中超再普通不过的一场比赛。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大连队,你认识几个?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妙红

  在最近一次沪连争霸之前,与前大连悍将李明取得联系,他说已经淡出了实德,不方便评论。猜测,假如沪连争霸还是像过去那样风情万种,而且大连实德还能像过去那样,砍瓜切菜般地夺得联赛冠军,李明其实也是不妨打开话匣子的。还留在实德队的石磊要坦白一些,他承认沪连争霸曾经是一座山,而且至今无人逾越。但现时的沪连,已经谈不上争霸。

  石磊虽然说了上海申花现在也没有范志毅,也没有吴承瑛、祁宏、申思,但他承认,大连足球也没有了郝海东、李明、孙继海、小王涛这些可以制造巅峰的人。1999年沪连惟一一次在超霸杯上相遇,率领大连万达的是上海教练徐根宝,率领申花的是巴西人拉扎罗尼。巴西人在赛前得到了后防中坚成耀东解禁的喜讯,而万达队的郝海东刚刚坐进球监。

  徐根宝很不理解足协对成耀东的解禁令,因为超霸杯是上年赛事的延续,郝海东犯事坐监却是联赛之后的事情。万达队这场比赛输给了神话,而且是大比分的0比3,郝海东对于大连来讲,就犹如范志毅之于申花,这是万达队对赛事的看法。有时候,沪连争霸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郝海东与范志毅的争斗。

  这一点王健林早就看到了,1997年从八一队得到郝海东后,王健林就对范志毅垂涎三尺。他通过朋友给范志毅带过话,但是没有下文。假如那时范志毅前往大连,沪连争霸或许是十多年前就戛然而止了。

  最后让沪连争霸终止的还是大连人,石磊清楚地记得,那些年,大连队夺得了多少个联赛冠军,申花队都得到了差不多数量的亚军,而且两队之间的交手,是大连这场得到3分,那么下一场就轮到申花拿3分。石磊回忆这些的时候心旌荡漾,但他不能深说,正是他的老板终结了沪连争霸。

  山东鲁能作为第三方势力崛起之后,连鲁争霸原本是可以替代沪连成为国家德比的,不幸,徐明的资本运作方式,让大连自动退位。失去了郝海东、李明、孙继海这样的大牌后,大连不是不能制造新星,他们的造星能力应该比申花要强得多,尤其是本土球星。本来已经有季铭义、王鹏、赵旭日、冯潇霆这样一些人开始能够顶上位置了,但现在这些人却没有一个留在大连。大连资深足球记者隋海涛说过:“现在大连队里,你一定不认识几个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健林 疯狂甲A缔造者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妙红

  10年甲A,沪连争锋,有人评价,王俊生一手创立了职业联赛,而王健林和郁知非两个人却制造了联赛的疯狂,这种疯狂正是沪连争霸。

  坊间一直在传说,王健林是第一个拎着密码箱到休息室的,密码箱里装满了现金,“打赢了,这些钱都是你们的!”王老板豪气干云。传说总是有根据的,当申花队的球员可能还是为一场几千块钱的赢球奖欣喜若狂时,王健林已经在为他的有功之臣分房子了,像徐弘这样的球队领袖,在万达花园一直住到现在。

  正是这样的疯狂,王健林才会不惜代价挖来郝海东,并将这位青岛人塑造成大连足球的形象代言人,而且他还想挖来范志毅。王健林这种疯劲,有点中国阿布拉莫维奇的范儿,但其实他比阿布还更早开始为足球烧钱。

  王健林一直惦记着和申花较劲,这是另一类的沪连争霸。他先是挖走了申花的冠军教练徐根宝,而且是不惜与自己家乡的四川全兴队翻脸。当时,徐根宝已经谈妥了出任全兴主帅,却架不住王健林的热情似火。再之后,当郁知非在武汉的一家酒吧密会科萨,希望这位红星大帅能够在武汉救火之后履新上海。却不料王健林早就给科萨提供一份三年的合同,而且三年只要一个冠军。

  科萨完全傻眼了,因为他知道即使他不去大连,万达队以及后来的万达实德队和实德队,都是有可能得到冠军的。这让当时也属甲A狂人的巴西人塔瓦雷斯羡慕而生嫉妒,塔瓦雷斯愤愤地表示,像大连这样的球队,就算是他姨妈带队,都可以获得冠军。但王健林希望科萨的激情式打法能够改造大连万达的过于沉稳,一两个冠军,王健林说他无所谓。

  不过,科萨虽然给大连足球带去了2000-2002的三连冠以及足协杯、超霸杯、全运会等一大堆冠军帽子,却失去了王健林这个老板。王健林在得到科萨后,因为其他原因,不得不与大连足球说拜拜。很大程度上,这是沪连争霸最后的强音,科萨王朝其实是王健林创造的,王健林王朝已经终结,却没有徐明王朝。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明 用资本足球终结辉煌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妙红

  徐明从王健林手中接过了大连足球的旗帜,这支球队一开始还保持着强劲的劲头,这就是所谓的科萨王朝。但科萨王朝是科萨率领万达旧部缔造的,王健林时代,万达购进了郝海东这样的超级前锋,而进入徐明时代,我们却可以看见王鹏、赵旭日、孙继海、季铭义、冯潇霆各为其主。徐明曾经大规模“造系”,但这些只是为了配合资本的扩张,与足球本身无关。

  进入徐明时代,实德集团曾经统治了大连实德、四川冠城、大连赛德隆、大连长波、大连三德、四川金鹰等从甲A(中超)到甲B(中甲)直到乙级多支球队,并与沈阳金德、深圳健力宝、辽宁队有着密切关系。

  “G7革命”时,实德牵头整合了中超差不多一半的球队对抗中国足协,图谋联赛所有权。直到现在,徐明的影响力依然在实德之外的陕西浐灞等闪现。而且他还曾经想进入重庆,这个率先高举反关联关系大旗的地方。显然,徐明的着眼点并不在一城一池,他曾经在四川大学演讲时公开宣称,他是一个连越位都不清楚的球盲。

  大连的足球记者和球迷们都很怀念万达时代,因为实德队已经远离了中国足球最高级的那个PK台。石磊在大连万达踢过球,后来当助教,然后长期担任领队,现在不跟队到客场了,但还是操心梯队,是大连职业足球的见证人,他说,当年夺得冠军差不多要60分,球队还要少些,说明沪连之间咬得很紧,不能在对手身上失分,更要狂屠其他球队。但现在,40多分就可以拿冠军了,石磊言语中有些不不屑,但大连实德连这40多分也是望尘莫及,他不得不承认,现在球队里,外援可能打不上首发,本土球员,也都是些生瓜蛋子。

  其实这就是徐明统治下的实德队现状,大连足球是有能力与申花一直抗衡下去,并长期占据上风的。但徐明志不在此,区区中国足球的冠军打动不了他。他曾经也发誓要组成“两套半”阵容,在联赛、杯赛和亚洲赛事上都摧城拔寨,但结局是,徐明根本不会为球队准备如此之重的兵源,他的“两套半”成为媒体一直嘲笑的“两对半”。此后,大连一直在抛售球员,而徐明一直津津乐道于过问其他俱乐部的事情,从赵本山入主辽足,到朱广沪挂帅陕西,徐明都亲力亲为。

  沪连争霸17年全记录

  1994年第9轮 大连万达2比2上海申花

  1994年第20轮 上海申花0比0大连万达

  1995年第10轮 上海申花3比0大连万达

  1995年第21轮 大连万达1比0上海申花

  1996年第10轮 大连万达0比0上海申花

  1996年第21轮 上海申花0比0大连万达

  1997年第11轮 大连万达1比0上海申花

  1997年第22轮 上海申花4比2大连万达

  1998年第13轮 大连万达1比1上海申花

  1998年第26轮 上海申花0比0大连万达

  1999年第13轮 大连万达1比3上海申花

  1999年第26轮 上海申花0比1大连万达

  2000年第8轮 大连实德2比1上海申花

  2000年第21轮 上海申花1比0大连实德

  2001年第8轮 上海申花1比0大连实德

  2001年第21轮 大连实德3比1上海申花

  2002年第9轮 大连实德2比0上海申花

  2002年第24轮 上海申花1比1大连实德

  2003年第1轮 大连实德1比1上海申花

  2003年第16轮 上海申花3比2大连实德

  2004年第10轮 上海申花0比1大连实德

  2004年第21轮 大连实德2比2上海申花

  2005年第10轮 大连实德1比2上海申花

  2005年第23轮 上海申花2比1大连实德

  2006年第14轮 大连实德1比2上海申花

  2006年第29轮 上海申花1比1大连实德

  2007年第7轮 大连实德2比1上海申花

  2007年第22轮 上海申花1比0大连实德

  2008年第14轮 上海申花3比1大连海昌

  2008年第29轮 大连海昌0比0上海申花

  2009年第12轮 上海申花1比0大连实德

  2009年第27轮 大连实德0比1上海申花

  2010年第6轮 大连实德0比2上海申花

  2010年第21轮 上海申花1比1大连实德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盗火线》里的双男主角

  2009年,迈克尔·曼推出新片《公众之敌》,他请来约翰尼·戴普扮演著名的侠盗狄林杰,又请来“新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追捕狄林杰的警探,迈克尔·曼用这部电影,唤起了人们对于15年那部最经典的“双男主角”作品的回忆。

  我所说的经典,就是1995年的《盗火线》,演劫匪的罗伯特·德尼罗,和演警察的艾尔·帕西诺,让《盗火线》成为了史上最伟大的警匪片之一,时至今日,仍然无人能够超越。

  上海申花和大连万达,曾是中国足坛最经典的一对“双男主角”,在中国足球刚刚职业化的那段岁月里,在昔日霸主辽宁忙着保级、山东足球忙着混日子、北京国安忙着打商业比赛,广州太阳神忙着和广东宏远较劲的时侯,感谢申花和大连,让刚刚变身职业化的中国足球联赛,迅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巅峰对决,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德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联赛的冠亚军争夺,都在大连和上海之间展开,就像曼联与阿森纳,就像河床和博卡,在沪连双雄渐渐没落之前,他们始终是中国联赛当仁不让的双男主角。

  1995年的甲A联赛和1995年奥斯卡有着太多的相同,比如,1995年的奥斯卡是好电影扎堆的一次评奖,最后大获全胜的是我们所熟知的《阿甘正传》,被它击败的是另一部传世之作《肖申克的救赎》,而1995年的甲A联赛,同样也是制造经典时刻最多的一个赛季,比如昔日霸主辽宁的悲怆降级,比如四川全兴创造中国联赛球市传奇的的保卫成都战役,当然,那一年最大的赢家是上海申花,申花不仅给后来者留下了看似难以超越的十连胜传奇,也给我们留下了范志毅鱼跃冲顶破门的经典镜头。

  大连队是中国职业联赛第一个冠军,在大连队崛起之前,大连好的球员都只好委身辽宁队帐下,在辽宁队最强盛的上世纪90年代初,辽宁队来上海比赛,我去他们驻地访友,一进门,就看到大连籍的孙伟坐在楼下和球迷聊天,去拜访黎兵,发现大连籍国脚于明和他住一屋,于明说着一口标准的大连话,我当时对黎兵说,大连话好像和青岛话有点像,旁边的于明立刻不屑地说:“大连话可比青岛话好听多了。”在那个年代,大连足球的王朝还没有开始,所以,那些大连的足球才俊们,只能生活在辽足的巨大阴影下。

  大连不缺足球人才,但职业化之后大连队第一个甲A冠军,却是由一位上海教练张宏根带队获得。而大连队至今在联赛里最长的连胜纪录,也是由上海教练徐根宝1998赛季带队创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连足球和上海足球,他们穿着同样的蓝色球衣,只不过大连队穿的是浅色的海军蓝,而申花的蓝却是略带忧郁的深蓝色,两支蓝军,在接下来的数个赛季里,为中国足球制造了无数场经典的国家德比,让沪连争霸成为了甲A时代中国足球最高端的视觉产品。

  我的开心网里,有一张1996赛季沪连大战的首发名单,这张泛黄的名单,却引来各路球迷数百条留言,1996年的两场沪连大战,虽然都是以0比0收场,但是这两场比赛的内容之丰富,却远远超过比分本身。比如,申花1996赛季客场对大连队的比赛前,全队上下压力巨大,但准备会召开前,徐根宝还是爽气地邀请几位随队记者,前往会议室旁听球队准备会。准备会上,我坐在最后一排,还被根宝点名回答问题,想想那个年代记者和球队的关系,绝非现在可比。正是在那次准备会上,记者亲耳听到根宝告诉全队,申花只有一头狮子,就是范志毅,其他的队员都是猎犬。根宝也在会上给全队讲起了他代表国家队出访前的特殊经历,几位当时国家领导人对足球队的出征动员,根宝一直记得,包括小平同志的那句:“你们不要背着120斤重的包袱去比赛。”

  压力大到准备会根宝没法宣布首发名单,球队出发去球场前,根宝最后一个上车,到了球场进到更衣室,根宝在黑板上写出了首发阵容,蔡建林代替了高佳担任首发门将,原本穿着拖鞋的老蔡立刻开始穿袜子,结果,蔡建林那场比赛表现不错,申花逼平了强大的大连队,赛后,根宝拉着迟尚斌笑道:“我们就盯着你,别想甩掉我们。”

  果然,七连平的申花队,依然靠着后半程的突然发力,追上了大连,并且把两队在上海滩的第二回合比赛变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冠军争夺战。比赛前一天,搭徐根宝的桑塔纳2000去虹口适应场地,车厢里,根宝一边飚车,一边对我说,这场比赛想想就刺激吧,这就对了,我就是喜欢刺激,越刺激的比赛越过瘾。

  结果,大连用徐晖做人体炸弹,让他和申花绝对核心佩雷斯同归于尽,双双红牌下场。0比0的结果,把大连队送上了冠军宝座。就像皇马在诺坎普完成夺冠,那一幕,至今想起来都让我觉得痛。

  有一年站在海埂基地训练场边,一位足协官员感慨说,中国足球让大连人玩了,他说这话的时侯,大连人阎世铎还没有当上中国足协掌门。大连人贾秀全也还没有当上申花主帅。

  1996年的沪连争霸是无法复制的经典,两队除了外援,全部都是本地球员和教练,但是很快,大连足球开始成为全中国最主要的人才出口基地,就像山西产煤,克拉玛依产油,大连盛产踢球的,当年朱骏最初接手的联城队里,超过一半都是大连球员。而在今年申花新引进的内援中,同样也有陈永强这样的大连球员。

  时至今日,伴随着鲁能的崛起,国安的“终于”夺冠,中国足球原本的票房大片沪连争霸,已经从一线影院悄悄退居二线。

  但就像我们仍然可以在每个暑假一遍遍地看到老版《西游记》一样,我相信很多80后、90后球迷也很想重新看到1995和1996年的沪连大战的重播录像,如果细心一点,你会在画面中看到1995赛季大连队场边一个捡球的球童,这个球童一年后以大连队首发球员的身份,出现在虹口的那场沪连大战中,他的名字叫孙继海。你也可以看看1996年在江湾体育场进行的一场足协杯赛,那也是一场沪连大战,场边同样担任捡球工作的球童中,也有几个稚嫩的身影,在几年后穿上了申花的球衣……

  曾经的沪连争霸,后来者无人能超越。文/姬宇阳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1,大连足球在上海

  文/闫松

  ●那时,这张报纸叫《新民体育报》,是要到一年之后,《东方体育日报》才诞生。

  那是2001年6月,大连实德做客上海,挑战申花。九年前的甲A很热,球队与记者的关系,似乎比现在淳朴。我跟客队,在遥远而漂亮的浦东国际机场,等待大连队的到来。和我一起去的摄影记者,是洪南丽老师。她的30年体育摄影个展现在正在文新大厦一楼展出。霸气的大连人出来了。球员坐大巴,一辆小巴则专门等着科萨和他的老婆、女儿。平心而论,他的夫人很性感,何况他的女儿!

  大连人是不会在机场接受所谓采访的。洪老师鼓励我上科萨的车,她则坐上另外一辆上海摄影记者同行的车。真是无知者无畏,我跟着科萨的屁股上了车。他,竟然没喊我出去!车上唯一的一个大连记者是摄影记者姜末,他是当地的资深记者,大概是大连的葛爱平。

  我坐在科萨身后,旁边是他的翻译柴盛萱。他现在是科萨在陕西队的翻译,跟随科萨9年了。前两天我百度柴盛萱的照片,发现,已经年过70的他,头发全白了。柴老师是个好人,他很客气地问我:“你是谁?”我告诉他,自己是上海的记者,想在车上采访一下科萨。他面有难色,但还是告诉了科萨。科萨一回头,发现原来他身后坐着一个陌生人,还是敌营记者。估计,他之前把我当成大连记者了。想不到科萨没有拒绝我,于是,我问了一些很傻但肯定独家的问题。我记得,在说到武汉的时候,他的嘴角有一丝笑容,胖脸一嘟囔,神似安切洛蒂。那时车子正经过杨浦大桥,我说武汉长江二桥的样子很像杨浦大桥。科萨笑了笑表示同意。长江二桥,从汉口到武昌,一下桥就是当时红桃K俱乐部的训练基地。1999年,科萨亲手把武汉红桃K带到降级。

  很感谢当年霸道的科萨没把我赶下车,同时感谢柴盛萱老师宽厚的助人为乐,也要感谢洪南丽老师吃不准却成功的鼓励,最后要感谢姜末老师,他本能地为我拍下了那么青涩真实的采访照片,简直决定性瞬间。

  ●那天,大连队下榻的是曲阳路邯郸路上的兰生酒店。球员们安顿好后,四下休息。郝海东孤傲地坐在二楼咖啡吧。他很客气地用尊称“您”向洪南丽老师打招呼,然后再用三角眼斜看我一眼。他对我说:“可以聊天,不准采访”。我就老实地坐着,听他和洪南丽说话,间或,也扮老成地插一两句,显得大家都认识的样子。

  郝海东说自己下大巴时,把钱包忘在车上了。车都开走了,接待方赶紧打电话叫司机再开回来。半个小时后,司机拿着郝海东的包来了,他说谢谢,很感激地问:“要不要喝点什么?”司机客气地说不。那时,郝海东的口气与神色,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后来,他们聊到郝海东的次女郝润涵,2001年出生。“超生”,两个孩子!

  关于这些,我不是太清楚。网上搜出的原因是——“1996年郝海东和陈怡结婚,第二年长子出生。1999年郝海东准备转会前往英国,但后因实德不放人未能成功。此时陈怡已怀孕七八个月,只能生下。为球队成绩着想、留住郝海东,通过万达集团驻京办事处协调,为郝海东交纳超生罚款5万元,女儿郝润涵落户。”

  我记得郝海东当时说到这个,非常敏感。然后有意识地警告我:“这个如果你敢写出来,我告你!”这是继“可以聊天,不准采访”后,他主动对我说出的第二句话。

  那天,不知是什么原因,郝海东说到了范志毅。他的神色重新变得骄傲而不屑,他望了望窗外的大街,用鼻音轻蔑地说:“如果他现在还在国内踢球,就是……”后半句,我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我以沪语思维,大概是“瘪三”类型。但,我还是不能乱说,因为,我怕他“告我”!

  几个月后的十强赛,米卢的中国队3比0击败阿联酋,郝范拥抱。

  ●大连队内,是有阵营的。当时,孙继海紧跟郝海东。郝走到哪里,孙就跟到哪里。郝在酒店里打台球,孙就是他的玩伴。那时的孙继海在郝海东面前,乖顺得就像个孩子,没见过他笑得那么天真烂漫。孙继海的个人能力当时已经在国内数一数二。在对申花的比赛,小孙一人统治整个右边路。甲A真的已经容不下他了。

  另外一个阵营,我猜是李明和张恩华。他们仿佛郝孙镜像,大巴上,两人也是坐在一起。徐弘是哪一路子的呢?不清楚,没看出来。这些人中,李明是最和善的,即便是陌生记者的来电,他也不掐,回答的话很平淡,但,语气很恳切。

  ●2001年6月3日晚,上海申花在虹口1比0击败大连实德,第26分钟,兰科维奇射进唯一点球。当晚,发行报数,次日发行量,50万!这是《新民体育报》史上第二高发行量(半年后,米卢率领中国队历史性打进世界杯决赛圈,报纸发行量创纪录达到近60万)。阿仁当时主持《新民体育报》,报纸付印凌晨,他叫上参与沪连争霸报道的同事吃宵夜。我记得是在北京西路泰兴路。

  回想2001年,大连足球在上海的片段,还有很多。许多事情都成了历史,回不去了。比如,上客队主教练的车;比如,报纸庞大的发行量。唯有可期的是,沪连争霸还会回来,只争霸,不争往事。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晖:我是大连的克星

  大家这么关注沪连争霸,一定不会忘记我吧。因为,在申花队的历史上,谢晖是大连队的克星。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我对大连队的比赛中进过多少球。

  “克星”不是谁都可以封的,必须拿出成绩来。我可以很自豪地说,在以往申花和大连队的交战史中,我不仅进球最多,而且进的大都是绝杀。其中,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和2007年的进球。

  2005年,申花在主场2比1击败大连队。那场球眼看就要以1比1平局收场。对申花来说,这其实也不是一点也不能接受的结果。但是,我不愿意接受平局。比赛的最后时刻,我打了一个反击。印象很深,当时是对方门将陈东出击,我处理很冷静,打了他一个穿裆球。我还记得,这个球进去后,大连队的士气一下子没了。

  2007年那个进球,是在金山体育场完成的。那个进球,相信大家的印象更加深刻。我在比赛的最后时刻被吉梅内斯换上场,我记得我的上场时间不超过20分钟。大家都以为比赛会以0比0收场,但是,在最后几秒钟,又是我的进球完成了绝杀!我记得,进球后对方一开球,比赛就结束了。大连队连反扑的机会都没有!

  与大连队的比赛,我还有过一次绝杀。那是在1999年的足协杯上,相信稍微年长一些的球迷都能记得。就是我的进球帮助申花1比0击败了大连队。

  还有一件往事,也与大连队的比赛有关,这件事情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也是在1999年,我们在联赛中与大连队的比赛。我在最后5分钟登场,进了一个球,3比1大胜对手。进球后,我脱掉衣服,对着拉扎罗尼一阵咆哮。第二天,各家报纸上都能看到我咆哮的照片,而且配着很醒目的标题。

  上面说的都是我个人的表现。其实,在“沪连争霸”史上,申花有一段时间确实不是大连队的对手,比如1996、1997年,那时候我们除了小范有点优势,其他人,包括我、祁宏在内,都不是大连队的对手,他们当时实在太强大了。不过,其他时间里,申花一点也不怵大连。为什么不怕?因为大连队踢的是气质足球,他们不贴身,小动作也少,节奏也不是很快。这反而适合我们的胃口。不过,最近几年,大连队对足球的投入似乎明显下降,不管是资金还是热情。沪连争霸也已经转变成了沪鲁争霸,或者根本就是格局混乱,没有最强者了。

  谢晖口述 本报记者徐宏斌采访记录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磊:现在已无“沪连争霸”

  本报记者 妙红

  连沪之争进入了第16个年头,但时至今日,连沪之争已经不是直接决定冠军走向,充其量只能决定上海申花追赶山东鲁能的速度。当年的连沪之争称之为连沪争霸,在大连队踢球、执教了二十年的石磊表示,当年的连沪争霸是一座高峰,现在,只是联赛的一场比赛。

  石磊是大连足球走向职业化的第一批球员,此后他又在大连万达、大连实德担任十余年的助教和领队工作,现在依然是大连实德助理教练,对于曾经在中国足坛掀起风暴的连沪之争,石磊有着切身体会。石磊说:“从当年的大连万达队以及前几年的大连实德队,在与上海申花之间的比赛来看,相互之间称得上是旗鼓相当,可以这么这说,大连队或申花队,在对手身上得到的积分,应该是相当接近的。”

  “大连万达(实德)在巅峰期间获得了冠军次数,也与上海申花同期获得的联赛亚军次数几乎是一样的。”石磊回忆道,他认为,大连队之所以能够获得比申花更多的冠军,是因为在与其他对手的比赛中,大连队很少失手,而申花队则显得不是那么稳重,有时赢不了一些能够赢的比赛。“这么说吧,当时的申花队在心理上,可能不及大连队成熟。大连队至少不会大比分地输球,而这种事会发生在申花身上。”

  但是,石磊认为连沪争霸依然是至今无人逾越的高峰,他说:“那个时候,打到冠军可能要拿60分,那个时候联赛的参赛球队还比现在少。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是现在联赛的竞争更加激烈,但另一方面,应该承认总体水平有所滑落。”

  石磊的看法是,现在已经不存在连沪争霸了,也没有其他的什么争霸可以与当年的连沪争霸相提并论。造成这种式微的原因,石磊认为:“外援的水平下降了,至少大连队的外援是不如从前的,比如原来的内梅切克、扬科维奇等人,都称得上球星,而现在居然还有外援得不到上场机会。”同时石磊认为,国内球员的影响力也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石磊认为,大连足球巅峰时期,大连队有郝海东、李明、孙继海这样的优秀球员,而同时期申花的范志毅、吴承瑛、祁宏等人,在国内足坛也堪称巨星。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涛——2003年,最窝囊的沪连大战

  2003赛季,虽然申花队拿到了末代甲A联赛的冠军,而且还是从大连队手里抢过来的,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那一年上半赛季客场跟实德队的那场比赛,是我经历过的所有沪连之战中,我们踢得最窝囊的一次。

  其实,从当时的人员配置来看,申花队并不差,除了我们当时在国奥队的几个人,还有阿尔贝茨、马丁内斯、张玉宁和曲圣卿这些队员。不过,那个时候的大连队,从整体实力来看,可能比我们还要强一些。当时郝海东和李明这批老将都还在,安琦、张耀坤、王圣、胡兆军、阎嵩他们这些国奥队友,早就在大连队打上主力了。而且那年大连队的外援非常不错,有扬戈维奇,还有安迪尔森,就算放到现在的中超,他们也绝对是第一流的外援。

  因为在那场比赛之前,大连队已经打了几场亚冠的比赛,所以状态比申花要好,一上来就压着我们猛打。以前在国青队和国奥队,再加上后来进了申花队,那个时候虽然我不敢说自己身经百战,但经验还是有一些的。不过即便如此,那场比赛我就感觉打得特别累,想拼,却总是拼不到点子上。打个比方吧,有时候场上踢得急了,脑子里可能就是想铲人,哪怕犯规也无所谓。但是在那场比赛中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感觉就算是我去踢人家,可能都踢不着,因为比赛的节奏完全被大连队控制住了。

  虽然那场比赛打平了,但是我们却一个球没进,是王圣的一个乌龙球送给了我们1分。我没有看过那场比赛具体的技术统计,不过我的感觉就是在控球方面,我们跟对手最多也就是四六开,可能我们连四都到不了。感觉有劲却使不出来,你说这球窝囊不窝囊?

  我还记得的另外一个细节,就是裁判差点给我来了一次“红牌乌龙”。当时我在中前场犯规,性质也不严重,但是主裁判“刷”地一下跑到我的面前,直接向我出示了一张红牌,我当时就傻了,因为我的这次犯规,无论如何也够不上吃红牌啊。当时别说我了,连大连的那些队员都有点吃惊,不知道裁判为什么会出红牌。不过很快裁判就发现自己掏错牌了,先是跟我笑了一下,然后就从口袋里摸出一张黄牌,向我出示了一下。说真的,裁判掏出红牌那一下,我的脑子里真的是一片空白,因为本来我们在场上就很被动,如果因为我被罚下去的原因,导致球队最后输了球,那我还不得成了申花队的“罪人”啊?

  也许真的是球风相克吧,反正不管是大连队最强的那会儿,还是申花队自身情况最不好的时候,打大连队,申花从来就没有怕过,好像历史上也是我们赢球的次数更多一些吧。不过说实话,如果中超联赛能多一点沪连或者是沪鲁这样的比赛,不管是对球市,还是对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促进和提高,都是一件好事。

  于涛口述 本报记者李冰采访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虎纹猫家园

GMT+8, 2024-6-28 09:03 , Processed in 0.02354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