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92|回复: 2

[转帖] 中国电影里的日本烙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2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的去世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一代人难过,也有一代人不明就里。高仓健是谁?90后大多并不熟悉,所以也不能理解另一代人的难过。上世纪70年代高仓健在《追捕》、《千里走单骑》中塑造的荧幕形象深入人心,甚至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审美观。
        而在网易栏目《另一面》作者王蕾看来,高仓健不仅仅是一个演员,他代表的是一种现象:中国电影里的日本烙印。中国电影从诞生之初就受到日本电影影响,这点或许鲜有人关注。
        
        场景看起来跟无间道相似
        建国初期的中国电影几乎每一部都有“日本痕迹”,《白毛女》等革命电影离不开日本留用人员的参与,“新中国电影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也是日本电影公司
        被誉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实际上是日本在伪满洲国时期建立的“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作为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影制作企业,满映在日本战败后由中共接收改组,并留用了一大批日本创作人员。
        根据资料显示,新中国初期的电影几乎每一部都有这些日本留用人员的参与,如观众所熟知的《白毛女》、《赵一曼》、《钢铁战士》、《中华女儿》等片是由岸芙美子、民野吉太郎等人参与完成电影剪辑;福岛宏、岸宽身、气贺靖吾等人分别参与了《民主东北》、《内蒙人民的胜利》、《六号门》、《卫国保家》等片的摄影,确立了外景实拍镜头比例大于摄影棚内拍摄的纪实风格;而纪录片《民主东北》则由日本人八木宽撰写剧本。
        
        新中国初期的电影都有日本留用人员参与,《白毛女》剧照
        日本人持永只仁参与创立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了中国第一批动画片,后来拍摄《哪吒闹海》等片的著名导演们都受其熏陶
        值得一提的是,化名为方明的日本人持永只仁还是新中国美术电影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在长影期间先后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与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还作为骨干人员参与创立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除制作了《小猫钓鱼》等新中国第一批动画片外,他还帮助培养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美术创作人员,像后来拍摄《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的王树忱、《小鲤鱼跳龙门》的导演何玉门等都在此期间受过熏陶。
        
        中国第一部木偶戏《皇帝梦》
        
        童年的回忆
        文革时期,深受日本风格影响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所拍摄的经典电影,如《冰山上的来客》等因惯用日本电影手法被江青等人猛烈批评,斥为“彻头彻尾的伪满电影翻版”
        除政策宣传片外,满映在存续的八年间还拍摄了108部娱乐风格的故事片,这些带有浓烈日本风格的电影也训练出了一批深受日本电影观念影响的电影工作者。与受苏联现实主义影响较深的北影作品和深受好莱坞影响的上海电影不同,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日常生活性与平民性(如《青松岭》),还有传奇性与群像性(如《五朵金花》),而且重视叙事性音乐与插曲(如《冰山上的来客》)。
        60年代初拍摄的著名悬念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更是因为充满歌舞情调与抒情民歌而被江青斥为“彻头彻尾的伪满电影翻版”。而该片的音乐作者,毕业于日本音乐学校的中国著名音乐家雷振邦因此获罪,直到文革结束后才得到平反。
        
        因用日本电影手法被批
        七八十年代引进的国外译制片中日本影片数量最多,以《追捕》为代表的日本电影在中国引发观影热潮,同期的国产侦破片连配乐都照搬《追捕》
        70年代末,中国开始大规模引进日本电影,在整个80年代译制的455部国外电影中,日本电影数量达到70部,超过了美国电影,占总数量的15.3%。这些来自日本的电影以中国人从未见过的风格题材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如电影《望乡》不仅在北京票房超过350万,更因大胆的画面冲击了当时民众对于“性”和“身体”的观念。
        这些电影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高仓健主演的电影《追捕》,它在北京上映时创造了高达2700万观众人次的奇迹,使得后来的国产侦破片都下意识地模仿《追捕》,如当时号称有过亿人次观看的国产电影《405谋杀案》,除情节相似外,连追捕逃犯的背景音乐都完全采用了《追捕》的配乐。
        
        《405谋杀案》荧幕人物形象
        70年代引进的日本电影改变了中国人原先印象中脸谱化的“日本鬼子”形象,第一次输入了日本普通人的正面形象,如《追捕》中高仓健塑造的检察官成了中国观众认可的硬汉形象
        1949年之后到中日恢复邦交之前,中国鲜有反映日本普通人的影片出现,出现在电影里的人物基本都是侵华日军,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而《追捕》、《望乡》等引进日本商业电影第一次输入了日本人的正面形象,改变了中国人原先根深蒂固的“日本鬼子”印象。如《追捕》中高仓健扮演的检察官杜丘遭人诬陷,一边躲避警察追捕一边独立侦查罪犯,在此过程中塑造的刚毅硬汉形象令中国观众印象深刻,影片中墨镜加高领风衣的装扮也在中国街头风靡一时,连张艺谋也称自己当年模仿过偶像高仓健的形象。还有如同是高仓健主演的《远山的呼唤》是部讲述乡村小人物身处逆境仍然坚韧的故事,据不完全统计,在当年的各类电影杂志里有近40篇影评推介这部电影。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4_11_21_301239.shtml

发表于 2014-11-22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姿三四郎
发表于 2014-11-2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虎纹猫家园

GMT+8, 2024-12-12 09:55 , Processed in 0.0224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